現在的你是否和我一樣窩在家里?
相信大家也都在時刻關注疫情的發展,太多猝不及防的消息就這樣從你的手機屏幕中彈出。宅在家中的憋悶感,再加之各種媒體上爆炸式的消息涌入,此時此刻我們能否守住我們的心理防線變得至關重要。
面對洶涌而來的疫情,緊張、焦慮乃至恐慌,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然而,過度的緊張焦慮情緒,卻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
一、如何判斷自己出現了過度的情緒反應
我們可以從行為、思維、情緒、身體、和社交五個方面來判斷自己當下的狀態。
行為方面: 易與他人發生爭吵或在社交媒體發布攻擊性和指責性言論;自我責備;持續關注疫情而沒辦法休息或放松;高度警惕、過度擔憂;看到任何相關消息,都要轉發給周圍的人;經常因為疫情 而哭泣。
思維方面:思維過程緩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無法決定事件的優先級,無法做決定;失去客觀性。
情緒方面:易怒、否定現實、過度焦慮、過度愧疚、麻木、冷漠、悲傷。
身體方面:腸胃問題、頭痛、腰酸背痛、肌肉酸痛、體重大幅度減輕或增加、失眠或睡眠過多。
社交方面:難以給予他人、或難以接受幫助;無法享受快樂或樂趣;無法忍受任何娛樂性活動。
二、如何進行心理調試
1.靜下心來,好好安排生活
危機事件的發生總是讓人手忙腳亂,因此,維持生活作息的規律是處理危機的必要條件,你可以列出一些自己想做卻沒做的事情,靜下心來安排一個“假期計劃”。
2.減少因訊息帶來的心理負擔
在危機時期,盡量控制自己每天關注有關信息不超過一小時,尤其控制睡前輸入。同時關注官方媒體消息,不聽信小道消息。爆炸式訊息的輸送,會讓我們陷入信息疲憊,進入“心理失控”狀態。
3.同意自己擁有各種各樣的情緒狀態
允許自己這段時間有情緒,告訴自己,出現焦慮和恐慌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不指責、苛責自己的情緒。在煩躁不安時,先采取一些方法來鎮定自己。比如自己哭一哭,或者寫下來。
4.做靜觀練習和運動
如靜觀呼吸練習或冥想音樂,具有療愈作用。同時在空氣流通的室內,可以做些室內運動,放一些適合室內的有節奏感的音樂,全家人一起跳操等。
5.做到建立正向思維
積極面對,不要只往壞處看。
保持理性的態度,雖然疫情存在,但我已經做好了足夠的自我防護。即使遇到了困難,我也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
對前景充滿期待,也不要忽略身邊的美好事物,享受親人的陪伴。允許更多的可能。
6.采取足夠的預防措施
采取足夠的預防措施可以給我們的心理建立安全感。
小貼士:
(1)盡量避免出門聚會、走親戚。
(2)若出門要口罩,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3)用流水和肥皂洗手,或用免洗消毒液清潔雙手。
(4)不要擅自處理使用過的口罩。
(5)口罩變濕或污染必須立即換掉。
三、尋求專業機構和人員的心理支持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關鍵時期,學院領導在心系全院師生的身體健康的同時,特別關注大家在面對疫情的心理應對狀態,學院將與各位師生共同面對疫情,共同做好科學有效的心理保健工作!
為了協助全院師生更好地應對疫情帶來的心理影響,學工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此期間開通心理咨詢服務專線與網絡咨詢服務專線,從2020年2月1日起每天為學院師生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
咨詢電話:
198 4519 2877
152 4519 8649
咨詢時間:9:00-12:00,14:00-17:00(2)網絡咨詢咨詢QQ:2949172368咨詢時間:收到留言24小時內回復
為愛守護,用愛暖心,待到櫻花浪漫時,一切都是美好如初的樣子!